欢迎北京工业大学尉海军教授、上海光源王茂宇博士访问课题组

2025-04-26

2025年4月26日,北京工业大学尉海军教授、上海光源王茂宇博士应我校化工学院汤育欣教授邀请访问课题组进行学术交流研讨。交流期间,尉海军教授于泉港楼南101优尔报告厅作"对称性破缺与电池材料"专题学术报告。

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的性能是限制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关键瓶颈,而解决高能正极材料(如富锂层状氧化物,LLOs)长期存在的稳定性问题是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LLOs可发生氧阴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oxygen anionic redox, OAR)并提供“额外”的容量,具有显著的高比容量优势(> 300 mAh/g)。然而,OAR反应的根源一直是电池领域的世界级难题,同时OAR反应也会引发或加剧LLOs不可逆的氧析出及结构退化,导致材料在循环过程中出现严重的电压衰减、容量损失及结构不稳定性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限制了LLOs的实用化进程,还对其长期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尉海军教授在报告中揭示,LLOs中的底层原子构型为LiMn6六元环原子排列,它既是LLOs的结构基元,又是LLOs的功能基元,直接决定着LLOs的电化学性能。LLOs中Li-O-Li原子构型不是触发氧参与反应的根本原因,LiMn6六元环中形成的“π键环”是氧可逆反应的根源。LLOs的中的“π键环”弥散梯度分布和对称性破缺抑制可以大大提升LLOs氧阴离子得失电子的可逆性,即稳定LLOs的循环稳定性。

尉海军教授的精彩报告引发了在场师生的强烈反响,激发了大家浓厚的学术兴趣和研究热情。随后,与会师生与尉海军教授、王茂宇博士就电池技术发展的关键问题和前沿趋势展开了充分而深入的交流,现场讨论氛围活跃,与会人员收获满满。


尉海军教授报告现场


此次学术交流活动不仅拓展了参会者的学术视野,也为后续可能的科研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我们期待举办更多此类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共同推动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


 合影留念